“精准扶贫”攻坚战即将解决中国“千年绝对贫困”问题,下一步的关键就是如何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实现城乡共同富裕。
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,且写入党章,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补齐现代化建设短板弱项的格外的重视。“乡村振兴”是党的主张,更是亿万农民的心声,乡村振兴主体在民,必须紧紧依靠和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必须紧紧围绕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五项重点任务来展开。
近年来,在中原大地上,涌现出了许多示范引路、社会协同、城乡融合、三产并进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振兴的好做法、好案例、好经验。央广网河南频道自12月11日起连续推出《河南“乡村振兴”实践》系列报道,将为各地思考、探索、实践、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。
(记者 汪宁 通讯员 陈红源)2019年12月5日,对郭新远来说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。因为,就在此前两天,他因修建直径2.13米可供1200人吃饭的铁锅大灶台而不小心成了“网红”。今天,这口铁锅大灶台工程圆满竣工。一同竣工的还有可供600人、200人就餐的各种规模、大小不等的十几口铁锅,这些铁锅同时烧起来,可供2000人同时用餐。
新远方农场可供1200人就餐的铁锅灶台 (央广网发 通讯员 陈红源 供图)
熟悉郭新远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“郭子”,他为何需要修这么多口锅?大铁锅又是为谁而准备的?带着许多好奇的问题,记者走近了修锅人。
“中原第一锅”支起来,解决的不单单是“吃”的问题。(央广网发 通讯员 陈红源 供图)
今年41岁的郭新远,是河南省西峡县米坪镇人,早年在山东跑汽车配件销售。2013年他来到了西峡县阳城镇,在荒坡上搭起了安身的简易塑料帐篷,因为在这里他有一个宏大的梦想要去实现。
2013年,郭新远用这个帐篷开启了他的梦想航程(央广网发 通讯员 陈红源 供图)
郭新远把他的梦想定位在西峡县阳城镇张堂村,不是因为这里曾经出过一位威震宛西的名人别廷芳,而是因为他看中了张堂村背后的一块荒坡地。当时,他的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富裕,但从山区农村走出来的他,一直难舍故土而又心怀壮志。看准了的事,再难也要做下去,他咬咬牙毅然决然地包下了这里的3000亩荒坡地,他要在这里办“农场”当“庄主”!
想事容易,干事难!承包荒坡地建家庭农场可是一项烧钱的项目。荒坡地租期50年,租金每年5万,单这一项开支就不是小数目。而且投入前期,不但不见一分收入,而且还要连年不断投入,搞不好,很可能血本无归。重重困难吓退了几个同伴,剩下的还是这片荒坡地上那顶孤单的塑料帐篷。
夜晚的漆黑、呼呼的风啸、秋雨的泥泞、严酷的霜寒都可以克服,最难熬的是眼巴巴看着树苗、鹅苗、鸡苗、鱼苗、甲鱼苗一点一点慢慢地长大。为了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,新远方农场的所有农产品一律不用化学添加剂,一律不用催肥催大催熟剂。郭新远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兴农上。
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,他经过多方打听和多次登门求教,引进种植了本乡本土专家精心十几年潜心研究并改良的“寿尖樱桃”,引进种植了“有机富硒黄金红薯”,养殖了“绿色”土鸡白鹅,还专门邀请北京农产品有机认定机构来农场为这一些产品鉴定申请“有机身份证”,并为他们注册了“郭子庄园”、“寿尖樱桃”等商标。
整整7年,郭新远在这片荒坡地上披星戴月、栉风沐雨、挥洒汗水,研判每一块土地的肥力,精心看护每一个种苗茁壮成长,耐心细致地劝导张堂村村民和他一起共谋农场发展大业,在遍尝酸甜苦辣滋味中,送走了2500多个日日夜夜的煎熬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现如今,他的农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:千亩“寿尖樱桃”已经漫山遍野地成长起来,该品种个大肉厚耐储藏、口感清爽糖度高,而且在全国范围内来说上市最早,被称为“早春第一果”。2019年4月中旬小面积挂果,批发价每市斤16元,初推市场已供不应求,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北京、西安、武汉、襄樊、济南等地果商预订一空。更可喜的是,该品种在山东烟台、威海、东营、青岛等讲究樱桃品位、品质的地方特别受欢迎,2020年大面积挂果后,将为农场带来极为可观的收入。
2019年农场“寿尖樱桃”开始小面积挂果(央广网发 通讯员 陈红源 供图)
农场天然无污染的土质加上全程有机种植和管护,使“寿尖樱桃”长势十分喜人。目前虽然时令已进入大雪节气,但记者看到,“寿尖樱桃”的叶子仍然青翠不落,品质优劣由此可见一斑:
200亩冬桃也开始挂果。该品种从山东临沂引进,较之于普通桃子生长周期长,含糖量高,口感好。
80亩“有机富硒黄金红薯”种植成功,虽然从表面上看都是红薯,但这个品种批发价能卖到每市斤5元,仍然满足不了巨大的市场需求。来新远方农场吃蒸红薯的人们络绎不绝,优质农产品到底还是含金量高!回味无穷的口感化作良好的口碑被人们扩散地很远很远。
新远方农场出品的“有机富硒黄金红薯”(央广网发 通讯员 陈红源 供图)
1300多只大白鹅,6000多只四川达州黑鸡林下散养一举成功,更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也已提上建设日程规划。郭新远还给农场注册了一个企业名称:东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。目前,公司已与河南唐河、许昌、濮阳三个白鹅基地初步达成加工合作协议。下一步,公司将成为豫西南最大的卤鹅加工基地。
为充分利用农场资源,新远方农场下一步还将向2000亩林地要效益:农场准备全力发展林下经济,种植适合西峡气候的五味子、三七等中药材;向周边花海资源要效益:充分的利用农场大面积桃花、樱桃花、荆花和周边烟叶花资源,全力发展高品质蜂蜜产业;向50亩池塘要效益:全力发展野生甲鱼、野生黄鳝等水产养殖业;向电子商务要效能:虽然目前“寿尖樱桃”、“富硒黄金薯”、“绿色散养鸡鹅”等农产品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显著,但经层层批发,造成了地头出售价与绿色产品本身的品质严重不匹配,下一步新远方农场将开拓电商销售,并采取大型连锁直供商场超市的模式,进一步实现增产又增收和直销多盈利的能力。目前,农场100吨冷库已经建成,产业链正在得到延伸。
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定为国家战略,近年来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。“乡村振兴”是党的主张,更是亿万农民的心声,“乡村振兴”主体在民,根本出路在“产业兴旺”。当一些地方还在等资金要项目盼投资时,在西峡县阳城镇的新远方农场,像郭新远这样先知先觉的社会有识之士,已经默默无闻地拉开了一场“乡村振兴”的宏大序幕:在这里,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正在悄悄地形成,绿色循环立体农业正在悄悄地形成,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的美好愿景正在悄悄地形成……
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默默耕耘。“中原第一锅”支起来,解决的不单单是“吃”的问题。除旅游旺季接待大批团队搞餐饮,旅游淡季还可以加工卤鸭卤鹅,“中原第一锅”任重而道远。现如今,郭新远这个低调内敛的年轻人,已经嬗变为“新型职业农民”,他和更多紧跟新时代、怀揣新梦想的人们一起,正在用自己开拓的“农字号”产业,支撑起“中原第一锅”的宏大灶台。
根植乡土,服务“三农”。这些在乡村上成长起来的农民大学生,成为能干事、留得下的乡村带头人,为加快脱贫攻坚、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、整体性、综合性的大工程,不仅要推动乡村物质文明的深化发展,更要推动乡村精神文明的高度繁荣,促使乡村用精神与物质“两条腿走路”。
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一步深化,乡村振兴将会结出更多绚丽多彩的果实,一个个振兴的乡村也将直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2019年12月5日,对郭新远来说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。前两天因为他修建直径2.13米可供1200人吃饭的铁锅大灶台而不小心成了网红,今天,这口铁锅大灶台工程圆满竣工。一同竣工的还有可供600人、200人就餐的各种规模、大小不等的十几口铁锅,这些铁锅同时烧起来,可供2000人同时用餐。